常州狂飙物业有限公司
常州“阳光物业面对面”,“互联网+调解”模式化解“千千结”
发表时间:2024-02-28 09:57

为提升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指数,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围绕物业管理重难点,直面物业矛盾、化解业主纠纷,推出了“阳光物业面对面”系列直播活动。目前,常州“阳光物业面对面”系列专题活动已开展至第五期,有效化解了4个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矛盾纠纷12个,涉及投诉举证业主2000余户,观看数约为5万人次,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。

活动现场

在最近一场活动中,参加直播调解的聚缘公寓因体量大、住户结构复杂,历史遗留问题多,前后已三次更换物业公司。自业委会成立后,小区原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,但仍存在门禁缺失、电梯故障、高空抛物等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,以及非机动车停放无序等“顽疾”。市住建局组织武进区住建局、湖塘镇、张家坝社区、业委会代表和物业公司一同参加直播调解活动。最终,在市住建局的有效调解下,业主代表得到了物业公司的明确回复:为加强小区的日常安全保障,物业公司牵头落实电梯维修,安装电动车阻车器、移动式摄像头和路面监控,此后还将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,逐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,解除居民安全焦虑。增强与业委会的有效沟通,物业公司联动业委会,着力解决非机动车停放问题、高空抛物行为、噪音扰民困扰,不断拓展服务边界、提升物业服务质量。常州市、区两级住建局代表在现场也强调,业委会需设置并公开固定工作时段,及时公开工作进度和工作计划,并督促镇、社区加强对业委会的监督;借用聚缘公寓的案例来提醒广大物业公司,在更换社区物业的情况下,更需要仔细关注并全面查验社区的历史遗留问题。

常州市住建局的“阳光物业面对面”系列直播活动推出以来,根据业主投诉情况,选取有物业矛盾且业主呼声较强和涉及人数较多的住宅小区,开展物业矛盾直播调解。在加强物业服务企业按合同履约、保障业主的共同权益、提高业主参与管理积极性和小区治理效能等多个问题上,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参考。在走进“经开区上东城小区”活动中,业主普遍反映小区存在高空坠物安全隐患、商铺物业费过高、水电转供费用不明、电梯故障率高、业主大会和业委会如何成立以及小区公共收益需公示等问题。经市住建局直播调解,经开区建设局、街道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积极回应,督促有关单位尽快整改。针对5台故障频出的电梯已邀请特检院进行了现场鉴定,正在等待评估结果,物业公司将督促电梯维保单位做好维保工作。同时,加快组建业委会行使业主权利,目前物业收费合法合规,待业委会成立后,可由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协商物业收费标准与收费内容;物业公司通过在阳光物业平台、业主微信群、楼道、电梯等网络渠道和公共区域,公开商业的用水用电明细和住宅的公共收益收支明细,确保业主的知情权。

常州市住建局打好物业矛盾化解“组合拳”,多措并举推动物业矛盾调解工作提质增效。畅通诉求渠道,借助阳光物业平台“我要投诉”功能,引导业主通过“线上下单+现场调解”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,突出便民利民惠民导向,搭建便捷高效的诉求表达渠道。强化各方责任,常州市住建局强化指导监督,区住建局负责督促落实,街道社区负责具体推进,协同联动条块力量,将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力量下沉一线。从业务实践和政策宣贯角度,多维度开展物业矛盾调解。搭建调解平台,创新应用“互联网+调解”模式,通过手机APP、小程序、视频号等载体进行同步直播,实现矛盾调解平台全覆盖,让调解过程公开化、透明化,并在各载体上开放视频回看功能,进一步扩大宣贯成效。同时引入多元角色,邀请物业管理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矛盾调解,动员业主关心、理解和参与物业管理,唤醒业主参与社区治理的“主人翁意识”,从“旁观者”向“参与者”转变,实现共商共议共管的社区治理格局。

常州市住建局坚持以“民之所盼”为“政之所向”,聚焦住建领域的民生堵点、难点、痛点,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助力擦亮“常有安居”民生名片,建设宜居、和谐、温馨的美好家园,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提档升级。

通讯员 李佳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

校对 徐珩